養兒經驗談

陳 玲

來到加拿大,作了三年的全職「煮婦」,如今揮舞鍋鏟要比提筆為文得心應手多了。然而本期堂刊的主題是家庭,拗不過編輯一再邀稿,只好野人獻曝,談談教養孩子的經驗。偏頗與主觀在所難免,盼望弟兄姊妹有以教我。

我成長的年代,多數父母與師長的教育方式較偏重威權。對長輩的訓示,我們往往只有被動順服的份,一旦膽敢表達意見,就可能被視為犯上頂嘴、目無尊長。運氣好時,一頓訓斥了事;如果碰到大人心情欠佳,那就難逃皮肉之苦了。讀書求學,受到的指責懲罰更是多於獎勵鼓舞。那時許多人感覺自己是在挫折中成長的,我也不例外;所以很早我就決定,有朝一日自己若作了母親,絕不會用這套辦法來管教我的孩子。

很久以前讀過一篇文章,大意是說美國有一位專家,非常鄙視傳統的教育方式。他認為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,不是父母的附屬品,所以父母無權依自己希望的模式來塑造孩子,應該給孩子完全的自由,任其發展,如此才能培育出有創意、有個性的下一代。這位專家為了證明理論正確,便拿自己的女兒作實驗對象。對孩子,他真的是百依百順,不讓她受到一點挫折;孩子入學後,由於自小驕縱任性慣了,根本無法過團體生活,這位專家只好將她留在家中自行教導。有一天,這女兒在後院看到一個半腐的蘋果,撿起來就要吃;父親見狀好言勸止,怕她吃了生病。不料孩子轉而堅持她父親將蘋果吃掉,要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會生病。父親哀告求饒,女兒勃然大怒,第一次嚐到被拒絕的滋味,覺得遭受了莫大的挫折與創傷。這時,這位教育專家才覺悟到:沒有一點約束的管教,不僅傷害了孩子的人格發展,更危害到家庭與社會。

我作了母親後,既不願採用威權式管教,又覺得完全自由開放的態度會亂了社會秩序,考慮的結果,便採用了平衡的方式。也就是說,我一方面讓孩子自由發展,不勉強他們一定得遵照我希望的路去走,可是我也會適時地給他們一些約束,省得他們不知天高地厚。打從孩子小時候,我就教導他們要懂禮貌;我重視禮貌,因為禮貌是尊重別人的根本態度,我認為一個懂得尊重他人的人,才會受到他人尊重。另外,我從不體罰孩子,因為我認為打一個比自己弱小的人,算是一種欺負;更何況打孩子的時候,自己很難是冷靜的,情緒一激動,下手就容易過重。我相信適當的時機、適當的解說,要比打罵有效得多。

在台灣時,我與外子都有工作,雙薪使我們的生活較為寬裕。我們都愛旅行,也深信行萬里路強過讀萬卷書,所以從老二滿三歲後,每年暑假我們都會帶著孩子外出旅遊,希望藉此收到教育的功效。比如歐洲濃厚的文化氣息、古典優雅的建築、乾淨的市容、細心維護的古蹟、頗具遠見的都市計畫等等,都是很好的教材。記得我的婆婆曾說過,一個人隨時增長見識是很重要的;見識與學問不同,有學問不一定有見識。這就是為什麼我將見識也規劃為教導的一部份。

「吃不窮,穿不窮;不會算計,一世窮」。教導孩子學習理財也是非常重要的。我的兩個孩子上了小學後,每週我都會發給他們零用錢,金額隨年齡而增加。為什麼我不每天給而要每週給?為的是要他們學會怎樣處理自己的零用金。我告訴他們儲蓄的重要,也教導他們操練十一奉獻,又將現代理財三分法的觀念,以及一些金融名詞詳細地解釋給他們聽。我告訴孩子,儲蓄是為了預防不時之需,而不是要作守財奴;該用的錢一定要用,朋友若遇急需,有能力幫助就該伸出援手。在十一奉獻的事上,我也讓他們明白,神在錢財上對我們的要求只有一點點,但祂回報給我們的,卻是那麼豐厚。我讀瑪拉基書三章十節給他們聽:「萬軍之耶和華說,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,全然送入倉庫,使我家有糧,以此試試我,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,傾福與你們,甚至無處可容。」感謝神,他們都能明瞭這些話語,並照著去作,這是我最感欣慰的地方。

現代人往往慨嘆人情淡薄,我想這與自我主義的心態有關。我的老大現在讀十一年級,我鼓勵他到住家附近的一所養老院去作義工。每週兩次,每次半到一個小時,幫助一位殘障的老先生做復健運動。從這工作中,他學到了同情別人、幫助別人,與不嫌棄別人。有時老先生尿濕了褲子,他還是面不改色地將他抱上抱下的。我相信這種實際的教導,對孩子人格的發展是有正面影響的。

我曾經有一段不算短的時間為了追求屬世的事而遠離了教會。孩子逐漸長大,我才警覺到他們的信仰竟是一片空白,除了知道父母與其他家人信耶穌之外,其他一概不知。對神及孩子,我感到非常愧疚虧欠。移民到加拿大之後,因著同學易永寧的介紹來到信友堂,我們終於重新回到主的家中。幾年下來,每個主日幾乎不間斷地參加崇拜,聚會又成了我們的習慣,信仰與生活已經不可分割了。感謝神,在九七年的復活節,我的兩個孩子都決志受洗,歸在基督名下。「教養孩童,使他走當行的道,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。」(箴言 廿二 6)。我現在確信,我的孩子是走在他們當行的道上,神會引領他們一生的。作為神的管家,還有什麼比這更令我歡喜的呢?

作者來自台灣台北,自幼信主。九五年移民來加後便在本堂聚會。現參與多加婦女團契及兒童主日學等事奉。

回堂刊總目錄    回首頁     回第 3 期目錄